【观摩课讨论】口腔组织病理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7年6月19日下午,医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首次观摩性研讨会在综合楼705室顺利举办。近期举办过四次口腔组织病理学系列观摩课的胡济安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方法的经验,来自医学院各系、各附属医院的近30位教师参加了交流和讨论。
胡老师首先引用竺可桢老校长的话指出教学的意义,教学是一个良心过程,是为国家培养人才。高质量人才培养是大学建设的根本使命。目前的教学改革目标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以课堂为主转向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转向以结果和过程评价相结合。课堂教学不再以教师为主角,其根本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呢?胡老师认为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当他们能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的事情时;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呈现时;当学习兴趣被激发,产生更高的自我期许时,他们学的最好。教师需要构建高效愉悦的课堂,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氛围,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胡老师认为这是一场教师与学生角色转换的变革,教师应改变其主角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配合学生学习,评价指标多样化更以便客观合理地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课程学习应包括课前学习、课中学习、课后学习以及终生学习四部分,胡老师分享了课程学习过程中其新颖的胡氏分组、富有正能量的感悟学习、独特的评价指标、有趣的激励模式等多种新颖的方式。
随后,胡老师结合课堂实例向大家分享了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课前预习展示,是以学生自学为目的,把学生进行分组,每小组进行题目选择,自行分工,并派代表进行“1+5”的中英文结合展示。视频中学生镇定自若,侃侃而谈,通过展示使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英语能力、合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探索型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已设计课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临床病例讨论(CPC),学生对一线临床病例进行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讨论,临床老师也参与其中,在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思维的深度与灵活性。由易到难的Journal club,从中文文献阅读到英文翻译再到专业经典文章阅读,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阅读文献,学生归纳出文章的内容、优缺点,把自已的方法总结出来。胡老师的“三部曲”使课堂上这群大三的学生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研究生的文献阅读与科研的能力。辩论赛展示,通过对口腔常见疾病的辩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视频中舌战群儒的辩手,热烈、活跃的辩论氛围,让现场教师们深受触动。此外,各式各样的实验课展示,标新立异的情景剧展示等方式让大家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毫不夸张的说胡老师的课堂上“0迟到率” “0低头族”“100%参与率”,教师们对这样的课堂效果赞赏连连。
最后的互动环节中,教师们针对其中的一些疑问进行了讨论交流。如:教师如何在短课时中上好课、如何进行合理地考核、如何结合教学大纲、如何上好基础部分的课等。胡老师强调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固定模式,但出发点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主体性学习,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成长的意识和能力。
在两个小时的分享中,胡老师始终充满激情与热情,他热爱教学、思考教学、挑战教学的精神,让现场教师们都深受触动,反响热烈。会后,许多教师纷纷发表感言:
胡老师的讲座感到特别震撼、钦佩,这两个多小时太值得了!课程的改革堪称楷模!
——基础医学院某老师
敢于破旧立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获很大,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去学习!
——附属医院某老师
组病这门课激发了一个学渣学习的热情和潜能。
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更了解了学习需要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这让我知道这门课不像以前的一些课程那么表面,这是一门需要深入思考的过程。
——某学生对胡老师课程的评价